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传媒网
 
网站首页
联系我们
网站简介
证件查询
商务注册
广告咨询
文化动态
传统文化
新闻动态
艺术交流
风云人物
后台分析管理

更多链接...
  您当前位置 -> 广告咨询  

申领记者证换发考题(一)《新闻采编规范》


发布时间:2017年3月13日 15时22分  记者:曹明琴


(一)单选题
1.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____。
A.不使用计谋获取材料
B.确保对当事人不造成任何伤害
C.不采取隐性采访手段
D.遵守法律
 
2.在某些报道领域,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害,新闻界普遍采纳的报道原则是____。
A.知情同意原则
B.公共利益至上原则
C.真实准确原则
D.平衡报道原则
 
3.关于保持中立,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。
A.不做任何有偿新闻
B.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
C.报道中客观呈现各方观点
D.报道中避免歧视与偏见
 
4.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?
A.致歉
B.勘误
C.更正
D.声明
 
5.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的最重要方式是____。
A.现场采访
B.核实事实
C.深入调查
D.多方求证
 
6.为什么引语的使用是记者保持客观的重要依据?
A.引语深化新闻主旨
B.引语增加趣味性
C.引语增加信息量
D.引语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,涵化立场
 
7.朱镕基总理神色凝重,严正地指出:“谁要是搞台湾独立,你就没有好下场!”话语掷地有声,震撼人心。此处引语的使用有何优点?
A 鲜明地表明了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
B.概括地指出了具体事实
C.语言简洁
D.巧妙地过渡
 
8.“整整 5 天,我一点都没有睡觉。24 小时备战,全面布控,就怕慢一步就成了炮灰”,电话那头,国美人士情绪有些激动,“我现在可以说的是,我们这几天产生了巨大的销售额,黄老板(黄光裕)会为此骄傲。”此处在使用引语时存在的问题是____ 。
A.引语使用不够简洁
B.引语无消息源
C.引语的消息源不明确
D.标点符号使用错误
 
9.如何避免过度解读被采访对象的意思?
A.保留原始材料,编辑核实
B.全篇报道使用直接引语
C.直接引语不做丝毫修改
D.记者将自己的观点附加在引语中
 
10.使用间接引语的优点是什么?
A.语言更具概括性
B.更具现场感
C.更有趣味性
D.能体现受访者的鲜明立场和个性
 
11.在网络中,记者手中一切具有时效性的、有新闻价值的消息、图片或视频该如何处理?
A.首先提交给供职单位
B.为了时效性可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
C.可在小范围内进行专业讨论
D.先保证纸媒的独家报道再考虑网络报道
 
12.哪一种内容应该使用直接引语____?
A.过渡性语句
B.体现说话者个性的语句
C.事实性话语
D.引语中有大量语气词
 
13.使用引语时,以下哪种做法是合适的?
A.尽可能多地使用引语,少记者描述
B.不要把不同人的话捆在一起
C.连续引用不同人的话时,不用另起一段
D.为保证真实,可将受访者的语气词保留
 
14.下列哪项引语使用不准确?
A.“我们的出价是每股 67 美元”,傅成玉说,“我希望我们能在一起工作”
B.“是的,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,才会到村里来的”,他们立即打断她的话,走开去了
C.宋徽宗时,福建“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,航海至阙下,移植宣和殿”
D.同学们感慨万千:“创业不是作秀,是实实在在、踏踏实实、认认真真的付出”
 
15.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来源的原则?
A.“三角平衡”原则
B.“多重佐证”原则
C.“事实核准”原则
D.人证比物证更可靠
 
16.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源身份时必需的信息?
A.姓名
B.单位
C.职务
D.性别
 
17.下列哪一项对消息源表达不准确?
A.据车祸现场的目击者说
B.某医院的内科医生李某某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
C.据某某媒体报道
D.某单位说
 
18.下列哪一项消息源的可信度最低?
A.政府公开文件
B.某中央级知名媒体报道
C.某论坛用户的爆料
D.某事故现场目击者
 

 

 

 




版权所有(c) 2015-2020 智者艺术传媒集团(中国工商联新闻通讯社)

电话:13525129385  微信:13525129385  联系人:李晓丹

 

邮箱: 603730487@qq.com



净化网络环境,遵守国家法律。空间服务商-诺凡科技wangzhan8.com技术支持-投诉建议